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冠心病、中风,高血压这些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低。在这所有的疾病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血液太脏、太重、太稠了。
欢迎大家进杜院长直播间免费学习与咨询(V:m1413519)
心脏每一次跳动产生的动力,推不动这么粘稠的血液,血管的压力不断增大,心脏就会变得很累。血液中垃圾物质沉积在血管里面,各种堵塞就会接踵而来。
如何让血液变得清澈,其实有很多的办法,首先要把血脂降下去。
血脂包括四种,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
大家都知道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两者当中任何一项的增高都称之为高血脂。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可能就不那么熟悉了,这也是很多朋友特别关心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高密度脂蛋白可以说是血管的「清道夫」,能把血管内多余的脂肪运出血管。如果高密度脂蛋白这项指标高的话,说明血管的弹性就会越好。低密度脂蛋白则刚好相反,它把血脂输送到血管的内壁,久而久之血脂沉积在血管内壁,是不好的因素。 其实血管如果堵塞或血脂在血管内壁累积的程度不超过75%的时候,人是没有任何感觉的。一旦出现心慌、胸闷、头晕、乏力、困重等感觉的时候,去医院检查,血管的堵塞程度已经超过了75%。堵塞85%以上,才能在心电图上反应出来。大夫会告诉你,心电图显示有心肌缺血。如果90%的血管被堵塞,疾病很快就来了,中风、冠心病、心梗等,血管很快就会被堵死了。 血管可是流动血液的,一旦被堵死,就会发生很多严重的问题。堵塞在心脏就是冠心病;堵塞在大脑就是中风;堵塞在全身不同的血管就是高血压、动脉硬化了。 中医把高血脂分为实症和虚症。 在实症中,痰湿、痰浊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见的类型,比如身体肥胖、头重、头晕、舌苔厚腻、大便较干,经常喝酒的朋友,就特别容易出现痰湿痰浊方面的高血脂。 还有一种是虚症,叫做脾肾阳虚的高血脂,主要表现为手脚怕凉、头晕乏力、舌苔薄白、脉搏软、缓、无力。 知道了症状,怎么预防和治疗呢?下面教大家两个穴位,一起来学习下。 ➡️滑肉门穴 滑肉门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在上腹部,肚脐上1寸,旁开2寸的位置。这个穴位不但能降血脂,同时还能减肥。 人吃过东西之后到了胃里,胃只是一个简单地磨碎食物的地方,把食物打碎,变成肉泥,精华就在小肠中吸收了。肚脐上1寸,旁开2寸的位置,刚好是食物从胃进入小肠,从食物变成精华的入口,门也可以理解为精华进入小肠的通道枢纽,滑肉门由此而得名。 ➡️大横穴 大横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在人体的腹部左右,肚脐旁开4寸,有除湿散结、理气健脾、通调肠胃的功效。 因为血脂在中医当中讲的是痰湿。无论是痰、湿、浊,都和五脏中的脾胃关系最密切,所以说健脾的穴位,就能祛湿。对于胃肠比较弱的,甚至是有一些肠梗阻的朋友,经常按揉大横穴,对于肠胃的蠕动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具体内容,我将在4月19号本周三晚上的微信群里,跟大家分享通过穴位保健来降低血脂的有效方法,欢迎大家来听听。
欢迎大家进杜院长直播间免费学习与咨询(V:m141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