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是民间的说法,从中医理论解释,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会导致出现上火的表现。实际上在临床判断是否上火,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来判断,是否出现了内热过盛的症状。
欢迎大家进杜院长直播间与学习群交流(V:m1413519)
比如说像眼睛红肿、口角糜烂、牙疼、咽喉疼、尿黄、大便干燥等等。引起这些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是疾病引起;比如说像工作生活压力过大、经常熬夜、经常进食辛辣的食物等等,这些情况都可以导致内热的产生,从而出现上火的症状。
这是人体能感觉到的火,看的见的火,就是表面的火;而身体的内部上火,就无法察觉。比如肠道溃疡、血管糜烂、胆管糜烂等等,所有的黏膜表现都一样,就是出现上火的症状。
遇见上火,中医首先要分辨一下,是【实火】还是【虚火】。实火在中医里称为阳亢,也就是阳太亢盛了。若身体的阴维持在正常值不变,而阳上升了,则会出现牙龈肿痛等一系列实火的症状。 通俗点说,就是长期的火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病灶实体;比如肝炎、肾炎都是中医实火的范畴。 虚火在中医里称为阴虚火旺。所谓阴虚火旺,并不是指真的上火了,而是阴被消耗得太多,或营养跟不上,导致阴急剧下降,阳相对比较多,造成阴虚火旺,致使身体出现反复口腔溃疡等一系列虚火的不适症状。 简单说,一顿羊肉串,一顿大酒引发的次日身体倦怠疲劳,就是虚火。因为还没有形成实体病灶,长期虚火缠身,最终也会形成实火体征。 阳气不足即中医所说的阳气的作用。当阳气不足时,人的健康也将缺乏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各种疾病就随之而来。 所以,在强调养生的今天,对阳气的重视无疑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 阳气不足,大家都知道要多吃,其实背后还有一个问题,你吃了不动,食物聚集在胃肠道,会引发胃肠疲劳,这就是所谓的胃火。食物转化来的样子只有通过血液流淌才能够进入所有细胞,我建议很多人用纯本原养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当代人缺乏慢运动。 散步、慢跑都属于“慢运动”,可以让全身的经络、气血、骨骼、肌肉动起来,有助于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但是,运动要注意适量,不要超过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青壮年运动量可大一些,老年人适合散步、慢跑、太极拳、自我按摩等慢运动。 当我们饮食过度、内热过多,导致了虚火或者实火出现,你自身的免疫力会去处理,免疫力是处理外来之敌的。内在的炎症,内在的火超过了免疫力的应对能力,会让免疫疲劳,这个时候遇到外邪,也就是病毒、细菌、支原体,你不被打倒谁被打倒?!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这是养生妙义。只有适度的饥饿和寒冷,清除内热和垃圾,当代医学叫细胞自噬,免疫能力才能稳定。 很多伙伴看我几年直播,发现我从来没有休息过,也没有出现过任何感冒发烧,新冠在我们面前,也是不值一提,就是我们掌握了人生健康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