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生活,无疾自愈

图片展示

尿酸高该如何降低?这篇文章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作者:纯净生活 浏览: 发表时间:2023-10-11 09:53:41

本周三晚微信群主讲人:杜铭院长

以下内容为《纯净生活膳食营养研究院》杜铭院长撰写分享

  欢迎大家进杜院长直播间与学习群交流(V:m1413519)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内脏脂肪和高尿酸的关系!


内脏脂肪一般是由高碳水和高糖饮食,导致血液里的血糖指数迅速升高。胰岛素前来江湖救急,大量分泌,将血糖打包为多余的脂肪储存在细胞里。


激素紊乱和肾上腺亢进也会导致内脏脂肪过多。影响激素紊乱的原因很多,暴饮暴食、熬夜、烟酒、环境变化等等。


比较典型的是压力导致的皮质醇增高,研究证明皮质醇可以显著增加内脏脂肪含量,所以压力胖一般也都是胖肚子。


图片

内脏脂肪的特点及危害:



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不同在于:内脏脂肪组织包裹着重要的脏器,毛细血管很发达。而脂肪可以通过脂肪酸的形式在血管里游离。当内脏脂肪过多,就会使大量的脂肪酸一次性进入血液里,提高血脂的浓度,增加患上高血脂的风险。


这是身体代谢紊乱的源头:增加对高脂饮食的渴望、免疫紊乱、胰岛素抵抗......从此一胖不可收拾。


图片

改变脂肪因子谱导致炎症:



腹部脂肪的堆积还会使脂肪组织表达的脂肪因子谱发生改变,导致抗炎及抗IR的脂联素分泌降低。换句话说,血液里的炎性细胞因子会随之增长,使身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


之前跟大家讲过慢性炎症的危害,它是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还跟许多心血管疾病、器官组织的纤维化乃至癌症有关。


图片

压迫脏器诱发病变:



上面我们提到过脂肪堆积在器官附近,容易诱发脏器病变。另一方面因为内脏脂肪储存在肚子里,体积过大的就会挤压脏器的正常空间。比如有些腰围较粗的人,躺下或者弯腰的时候会觉得呼吸有些困难,就是脂肪压迫着器官,限制了肺部或横膈膜的活动,导致了呼吸不畅。


图片

内脏脂肪过多还会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腰围突出、血糖血脂高、食欲增长、轻微便秘。


还有一个最直观的测量方法就是量腰围,这个之前跟大家普及过很多次。包括腹部前端有很多赘肉的话,基本上90%的腹部赘肉都属于内脏脂肪。


图片

内脏脂肪过高会引起高尿酸血症:



➡️饮食习惯:热量摄入超过热量消耗将导致肥胖。许多肥胖者喜欢高糖、高盐和高蛋白食物,这实际上会增加嘌呤的摄入,增加尿酸的产生。


➡️生活习惯:大多数肥胖者每天活动较少,这会将多余的卡路里转化为脂肪,并积聚在皮肤、内脏和腹部下方。当疲惫或饥饿时,会分解脂肪产生热量。脂肪分解会产生酮类,影响尿酸的排泄,导致高尿酸血症。


➡️代谢紊乱:大多数肥胖者伴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可以调节尿酸水平,但胰岛素抵抗会促进尿酸的产生。一些肥胖者的内分泌紊乱,如性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是诱发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只看食物的嘌呤含量对减低尿酸作用不大,我们更应该看可以吃什么和应该怎样吃,可以减少尿酸。


图片

重点关注以下几项:



ω-3脂肪酸


2016年一个对照组临床试验发现,摄取ω-3脂肪酸可能对痛风的发病有反向关系。研究把112名男性受试人群分成两组,一组31名在过去12个月曾有过2次或以上的痛风患者。另一组81名则少于2次痛风发病,研究人员比对这两组人群血液中的ω-3脂肪酸浓度,发现ω-3脂肪酸越低,痛风发病率越高



黄酮类


黄酮存在于蔬菜、水果、牧草、药用植物中,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清除自由基、抗病毒等,而且毒副作用小。2019年国内学者对30种黄酮类物质做了实验,最后筛选出对尿酸和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最强的4种:木犀草素、槲皮素、芹菜素、山柰酚


几种黄酮类物质中,槲皮素的研究可能是最多的。动物实验发现,槲皮素只需要很低的剂量已经可以达到降低尿酸的作用。槲皮素是黄嘌呤氧化酶(XO)的抑制剂,减少内源尿酸的生成


槲皮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在降低尿酸的同时也降低了血液中的炎症指标。


左旋精氨酸


是一种氨基酸,是合成一氧化氮(NO)的底物。它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NO合成酶(NOS)从而增加NO的合成和释放。NO的生成可以舒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液量,提高心脏功能;L-精氨酸通过增加NO增加细胞内超级抗氧化物谷胱甘肽的水平。


2007年的一项动物实验,高尿酸的大鼠分成对照组和3组注射不同剂量的L-精氨酸,饮用大剂量L-精氨酸的一组大鼠,因为尿酸过高受损的血管和肾脏的功能都得到逆转。



姜黄素 


是从姜黄提取出来的一种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症的效果。2019年的一项动物实验证明姜黄素可以降低尿酸,同时减少肾脏炎症。研究人员的结论是姜黄素对降低尿酸和治疗高尿酸引起的肾病有帮助。2016年的一项随机对照组临床试验,102位非酒性精性脂肪肝病人分成两组,干预组连续8周每天服用1克的姜黄素,发现服用姜黄素跟降低尿酸有关联性,研究人员的结论是姜黄素补充剂对脂肪肝病人有降低尿酸的作用。


土茯苓


是中药药材,主要成分为多种黄酮类、黄酮苷类、生物碱类、皂苷类和多种其他不同的化合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学者在2019年的动物实验显示,土茯苓可以有效降低尿酸,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生成,同时通过加强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进一步减少血清尿酸值。同样是2019年,浙江中医大学的学者对土茯苓的研究,得出土茯苓可以抑制尿酸的生成和增加肾脏对尿酸的排泄额结论。



益生菌 


尿液排出占尿酸排泄的2/3,其余1/3经肠道最终通过粪便排出,所以肠道对尿酸排泄也非常重要。2016年的一份研究,比对了33位健康人士和35位痛风患者的粪便,发现痛风患者的肠道菌群跟健康人群的菌群有很大差异,研究人员还发现痛风患者的肠道菌群更接近2型糖尿病患者的菌群组合,证明痛风跟肠道菌群失调有很大关联性。


2018年的一项动物实验,高尿酸的大鼠在服用可以分解尿酸的益生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后,尿酸显著下降。比动物实验证据质量更高的临床试验,有证明服用益生菌6个月后可以降低血清尿酸值的,也有临床试验证明服用益生菌2个月可以减少身体的炎症标记物。


2023年10月11日今晚,我将在微信群跟大家聊聊,如何打开健康饮食的正确通道,以及什么样的营养补剂可以真正有效降低尿酸,欢迎大家来听听。

  欢迎大家进杜院长直播间与学习群交流(V:m1413519)

文章推荐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