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生活,无疾自愈

图片展示

食物不耐受检测和维生素D检测,能告诉我们哪些身体信号?

作者:纯净生活 浏览: 发表时间:2023-07-10 09:23:27

大家好,我们先看一个案例反馈,一个有自杀倾向的小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现在好了很多

  欢迎大家进杜院长直播间免费学习与咨询(V:m1413519)


还有我之前跟大家讲过,我家钟点工阿姨的孩子有抑郁症,最近她也跟我反馈,她21岁的孩子在不到一个月的调理中病情好转了很多



为什么年轻人进入纯净生活之后,调理效果会非常明显?这是因为他们非常年轻,不太会面临职场压力、家庭压力等因素,这样就能避免很多炎症反应的出现。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吃过药物,也就是说他的疾病是由于单一因素导致的,就是食物不耐受当他剔除了不耐受的食物之后,再吃一点点益生菌构建肠道免疫屏障,身体很快就会得到好转。



0

通过食物不耐受检测来调整饮食



我前两天也做了一次食物不耐受检测。大家看一下这个对比图,一个是我去年8月10号做的,另一个是今年6月8号做的,相距大概十个月的时间。



我去年做完之后发现自己凝乳酶不耐受,后来我吃凝乳奶酪就比较少了。但今年再测发现我还是凝乳酶不耐受,其实这是一件好事,可以提示我们这种检测是科学的,就是我体内有凝乳酶的抗体,确实有这个不耐受的因素存在


如果每次检测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那就要怀疑这个检测方式是不是有问题了。但我们经过多次测试发现,它的试剂稳定性是很强的。


大家再看去年我的2级不耐受里有杏仁,今年杏仁变成了3级不耐受,其实这是我在测试我的身体对于食物的反应。


我在今年4月7号买了一些苦杏仁,因为我想用几个月的时间来测试——当我吃了不耐受的食物之后,食物不耐受检测会不会出现变化结果发现当我故意这样吃的时候,原来是2级不耐受的杏仁现在就变成了3级


这说明身体对于不耐受食物的反应是非常敏感的,我们给大家推荐这些检测的目的就是为了随时监控饮食变化对于身体的影响。


对于那些我们不能耐受的食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它从饮食中剔除掉,不要去接触它,这样才不会对身体造成负面的影响。



02


每个人对于维生素D的吸收程度不同



很多伙伴问我们,为什么有些人吃了维生素D,指标会变得很高;而有些人即使吃了,指标升高得也不明显?


大家看一下我这次检测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是36.67ng/mL,属于达标的状态。基本达到了65ng/mL这个合格标准内的中间值,还算可以,但离我想要达到的40~50ng/mL的状态还有一点距离。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是因为我的基因对于维生素D的吸收能力是偏差的。在这次的维生素D检测中我又加做了一个项目,检测结果显示了这样一句话——VDR基因提示您的维生素D与钙吸收利用能力中风险


这说明我的身体对于维生素D的吸收能力偏差,我要补充更多的维生素D才能让自己的指标达到更高。



每个人对于维生素D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吃相同剂量的维生素D胶囊所达到的结果可能会不一样,因为这里有一个吸收率的问题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测个两三次,这样就能对自己的维生素D吸收能力有一个基本的判定,然后根据这种判定来决定自己究竟要补充多少剂量的维生素D。



03


糖脂代谢紊乱所带来的疾病问题



糖、脂肪、蛋白质是人类的三大能量来源,人类的“饿”就是为了获取这三类物质。糖和脂这两种物质是中国人摄入量最高的,常见的烧饼、面包、黄焖鸡米饭都属于糖脂这个范畴。


我们讲过糖加上脂肪再加点盐,会让食物变得更好吃,而我们现在几乎所有的内源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老年痴呆……都和糖脂代谢紊乱有关


如果你总是吃高糖食物,血液中超量的糖会随着血液循环到处游走。这些“游离糖”很容易跟蛋白质结合,破坏蛋白质的稳定性,引起蛋白质变性,然后导致诸多的疾病,比如白内障。


很多人觉得白内障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其实并不是。你只要吃了蛋糕,就会出现了高血糖,然后导致你体内出现2~3小时的蛋白质变性,只不过这种变性不会迅速地呈现出结果。


但如果你长期高血糖,蛋白质变性越来越严重,就会导致白内障、黄斑变性等眼部疾病。


大家一定要记住,蛋白质是人体的积木,人类的所有细胞里都有蛋白质。蛋白质一旦和糖搅合在一起,就会导致蛋白质变性,也就是所谓的“糖化反应”,糖化反应会引起身体的诸多疾病


糖化反应会造成全身性的危害


当血液中的游离糖太多时,最先会影响我们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负责连接我们的肌肉和骨骼,也是所有血管、皮肤、肺和软骨的基础物质。当胶原蛋白开始糖化,就会失去弹性,导致皮肤、肌肉、关节变得松弛和僵硬


如果游离糖粘附在血管壁上,会让血管变脆、变硬,甚至出现瘢痕,最终影响血液循环,导致高血压和高血脂。如果这种糖化反应发生在脑部,就会引起帕金森、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常见的Ⅱ型糖尿病也是典型的糖化反应病变导致的结果。大多数糖尿病人并不是胰脏出了问题,而细胞膜出现了糖化反应


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营养物质想要进入细胞,必须依靠细胞膜打开“大门”。如果细胞膜被糖化了,就会失去原有的活性,无法打开大门,这样糖分就进入不到细胞,无法为细胞提供能量


所以说糖尿病人会出现吃得多,但总是饥饿无力的情况,因为他们吃了白吃,细胞还是缺乏营养。在我们看来,只要一个人很胖又特别容易饿,就可以判定他有着非常高的糖尿病潜在风险。


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很容易造成糖摄入超标,想要避免糖化反应的危害,首先要少吃高糖食物,多吃高营养、低热量的食物


另一方面要进行营养补充如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等等,它们可以保护细胞的活性,帮助维持细胞的生理功能。也可以用AKG、水飞蓟、SPD.PQQ针对细胞做定向的保护,从而控制住我们体内的蛋白质变性



  欢迎大家进杜院长直播间免费学习与咨询(V:m1413519)

文章推荐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