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生活,无疾自愈

图片展示

春捂≠乱捂,这样用“愈大夫通络贴捂”才能挡住病...

作者:纯净生活 浏览: 发表时间:2021-03-13 15:35:01


河水解冻了,草儿发芽了,柳叶也返青了,迎春花开得正欢。

春天,是万物生发,阳气回升的季节,

所以,从古至今,善于养生的医学家们都十分重视“春捂”的养生之道。

而在身边小伙伴的口中,也就常常听到一些关于“春捂”的俗语,

“春捂”俗语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

“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

“春捂”这种传统的养生习惯不仅如此,还藏有大学问哦!

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昼夜气温变化又大,

过早脱掉棉衣,一旦气温降低,每天上班工作的我们又不像是在家里,不能随时添加衣服,

早、晚的冷风一吹,就会给小伙伴们的神经系统、体温调节中枢来个突然袭击,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从中医上讲,冬天是主收藏的,阳气过冬的时候就冬眠了。

春天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但是在初春的时候阳气并没有上涨得很旺盛,护卫的功能还没有表现出来,

而且进入春季后,蛰伏一冬天的病菌早已经「饥渴难耐」,开始大量繁殖,

过早地减衣服,阳气弱、抵抗力弱的小伙伴,就会被病菌、寒气乘虚而入,导致引起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换季的传染病。

春捂≠乱捂

“春捂”虽是对的,但不能盲目地捂,穿的太厚更容易捂出病来。

因为“春捂”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古时候哪有暖气和暖风啊,而现代地铁、公交、公司、商场到处都是暖气和暖风。

这不,前几天小编就是因为穿太厚,在商场逛了一身的汗。

当时,还在怕出门被冷风吹到,特意落了落汗才出的商场大门,没想到还是给“捂”感冒了!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耐受冷热的程度也不同。

如果感觉身体经常出汗,就不妨早点换装,在公司常备一件厚衣服就行,

否则就会像小编一样,穿的多了出了汗,被冷风一吹,反更容易生病。

那“春捂”到底该怎么“捂”,才是对的呢?

春捂『下厚上薄』

“捂”好足

春天到了,太阳开始往北半球转移,温度开始回升,阳气也开始生发

但是,我们脚踩的土地可是被冻了整整一个冬天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春天的寒气和邪气,多是从脚下的大地散发出来,而下半身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也最长,最容易阳气不足,遭到风寒侵袭。

所以,春季穿衣要以保暖为重,一件一件地减,要下厚上薄,先减上衣,后减下装,鞋子也要穿得暖和一点。

尤其是习惯“要风度不要温度”的现代年轻人,更应该注意。

刚过了年,就把脚脖子露了出来,换上了穿裙装,还不穿裤袜。

殊不知命运中的一切馈赠,早在暗中标记好了价格!

脚是穴位和经络的聚集地,加上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不如其他部位,脂肪层薄,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

露出脚脖子,如果脚腕受风了,等年龄大了,骨关节病的症状还有胃肠道疾病,痛经、月经不调都会出现。

修补房顶要在阳光灿烂的时候,健康养生也要在年轻的时候。

小伙伴们可以在脚底板的涌泉穴,和脚腕的三阴交贴上通络贴,

不但能舒筋活血,还能防止“春困”出现,有减轻疲乏的作用。

除了贴通络贴之外,小编还建议大家晚上穿着通络袜睡觉。

这样相当于整晚都在给脚做按摩,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增强新陈代谢,最终能达到强身健体、驱除病邪的目的。

春捂“捂”好背

人类是由动物演化过来的,而动物大多是都是腹部朝地、背朝天的姿势生活,

而形容人的一句俗语叫做「面朝黄土背朝天」

所以,在中医上腹为阴,背为阳,背是督脉之海,也是阳脉之海,更是一身阳气汇集的地方,背部经络与心肺相通,

背部如果受寒,有碍阳气的升发,导致阳气不足,更容易让风寒之邪透过背部侵入,而引发疾病。

春天生发阳气,这时候做好背部保暖工作就是在顺应天时,这样才有助于自身阳气的生发,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几率。

说到这里,宝妈们一定要注意啦,

宝宝不知道冷暖,宝妈就可以通过宝宝的背来判断宝宝是冷是热。

宝宝的背如果有点湿湿热热的,那就适当给宝宝减点衣服,如果有点凉,就要赶紧给宝宝加衣服了。

而成年人在春天的时候穿一件背心、马甲就行,天气晴朗的时候,让后背多晒会儿太阳。

也可以在背部的大抒穴、风门穴贴上通络贴,能起到预防感冒,缓解咳嗽、发热症状等效果。

春捂“捂”好腰腹

保护好背部的同时,大家也不能忽视腰腹部位的保暖。

人体的阳气之本在于肾,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脏的阳气虚弱,

腰部就会酸软怕冷、尿频尿急,出现精神困倦疲乏的春困现象。

将通络贴贴在腰眼处的肾俞穴上,就可以起到温暖肾阳的作用。

腹部本就属阴,这个部位就特别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

腹部一旦受寒,就容易引起腹部的经络不通、气血瘀滞,腹痛腹泻在所难免

有胃病史的人容易胃痛,经期的女性容易痛经...

妹纸们,高腰的秋裤别那么早就脱掉!

专门保护我们腹部的穴位叫做神阙,也就是肚脐。

中老年朋友里面有胃肠功能不好的,就可以将通络贴贴在神阙穴上,温暖这个穴位可以增强脾胃阳气。


特别是一些胃部冰凉、爱腹泻的人,还可以改善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想要知道了解更多的养生知识,可以点击下方图片,免费领取10几条经络走向,300多个穴位功效,以及各种慢性病的穴位调养方法。

春捂是很多人从小听到大的养生常识。

但要细究起来,门道还有很多,只有学会正确的“春捂”,才能够做到真正的强身健体!

保存下图,微信扫码自助购

文章推荐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