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的生活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城市里除了生活的污染之外,还出现了一种污染叫做:噪音污染。
你有没有被马路上的鸣笛声吵到?你有没有被楼上的装修吵声得睡不了一个好觉?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了“蝉鸣”(中医学称之为“耳鸣”)的困扰。
这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耳鸣会导致耳聋
如果经常发生耳鸣,不管不顾的情况下,会不会进一步发展成耳聋?
经研究表明,耳鸣是指自我感觉耳内鸣响的症状。耳聋是指听力减退,甚至听觉完全丧失的症状。
耳鸣耳聋均可以单侧或者双侧发生,可同时出现,也可以先后出现。
如果患者长期耳鸣不治疗,不仅仅会导致耳聋的发生。
同时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娱乐和社会交往。
中医上有“肾主耳”之说
耳鸣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发病期间患者较为痛苦,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中医自古有“肾主耳”之说,使许多人认为耳鸣必是肾虚所致。
但事实上,耳朵与其他脏腑经络有着广泛的联系,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血失调皆可导致耳鸣。
耳是五官九窍之一,是人体的一部分;十二经脉、十五络脉的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会聚于耳,构成耳与五脏六腑及全身各部广泛的联系。
《内经》中有许多论述,如肾开窍于耳,耳为心之客窍,耳者宗脉之所聚等。
临床发现有患者在使用某些抗生素后会造成肾脏功能损坏,同时耳朵功能也会损坏,这就为肾开窍于耳提供了证据。
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
明代医籍《景岳全书》早就指出“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若多劳伤血气,精脱肾惫,必致聋聩。故人于中年之后,每多耳鸣,如风雨,如蝉鸣,如潮声者,是皆阴衰肾亏而然。”以耳鸣为第一主诉。
耳鸣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有耳内(单耳或双耳)或头颅有鸣响的声音感觉(如蝉鸣声、吹风声等)。
二是周围环境中(包括耳周围)没有产生这种声音的客观来源。
耳部气血瘀滞,耳脉闭塞导致耳鸣
耳鸣在中医上认为是由于耳部的气血不通,导致耳脉闭塞,外部原因多在于耳部多受刺激,如噪音、寒冷、过热等多方面的刺激。
此外,辨耳鸣还应探清虚实。
突发耳鸣,声大如雷,按之尤甚,或新起耳朵暴聋,大多属实证。是由于肝胆火扰、肝阳上亢或痰火壅结、气血瘀阻、风邪上袭或药毒损伤所致。
反之,渐起耳鸣,声细如蝉,按之可减,或耳朵渐渐失聪而听力减退。大多属虚证,可因肾精亏虚,或脾气亏虚,肝血不足导致。
为大家介绍一些日常自我保健操,做到防患于未然
01 点按耳穴法:
用拇指或中指点按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耳后(翳风、风池)等穴,用力至局部穴位有酸胀感,每穴30秒。
对这几个穴位进行刺激按摩,可以促进血液流通,疏通耳脉,改善耳部气血淤滞的情况。
也可以使用我们的愈大夫通络贴,疗效更好。
为了不浪费,大家可以在未撕开离型纸之前将膏贴一剪为二,然后分别贴向耳朵两边的穴位,更服帖,更省钱。
02梳头抹耳法
双手十指由前发际向后梳头,梳到头后部时两掌心贴住耳郭后部,两手分别向左右两侧抹耳郭至面颊为1次,连续梳抹几十次。
03掩耳鸣鼓法:
两掌心分别掩住左右耳,使耳道与外界空气隔离,手指置于后脑部,以食指肚按压中指背面,使食指从中指上滑下,以此弹击后颈发际处,可听到咚咚之声,如击天鼓,也叫鸣天鼓,共击几十次。
04掌心震耳法:
双手搓热,双掌心分别贴紧双耳,再突然松开,听到“叭”的一声,起到震耳的作用,共几十次。
05过顶提耳法:
先将右臂弯曲过头顶,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左耳耳尖向上提拉,拉几十次;再换左手提拉右耳,也拉几十次。
06双手拉耳法:
双手握空拳,用拇指、食指捏住耳垂向下拉,拇指在后,食指弯曲在前,共拉几十次。然后两手的食指、中指叉开,中指在前,食指在后搓耳根,一上一下为1次,共搓几十次。
加强日常调护
我们说对一些病症需要内调外养,除了外部按摩、疏通经络,内部调养也需要到位,在平时生活过程中,应当多食用一些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
还有一些有耳鸣症状的人是由于工作的关系,例如客服、电话销售人员,解决这一症状就需要劳逸结合,多休息。
除了这些,还要调节好情绪,中医常说,生气会导致身体郁结不散,经络不畅,因此,保持一个乐观的、积极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
三者结合共同治疗,可以更好地促进耳部血液循环、刺激听神经,对减轻症状、缓解病情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让创业不再孤单,诚招全国代理。
加微信,我们的故事开始了...